9 月 27 日晚,苏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内,《如果有一天我变得很有钱》的旋律正酣,巡场花车上的毛不易刚唱到高潮,漫天黄色圆形纸片突然从场馆四方喷涌而出。本应是呼应 “变有钱” 主题的狂欢时刻,现场却瞬间陷入诡异的寂静 —— 这些黄纸色泽暗沉,带着仿铜钱的镂空纹路,在灯光下旋转飘落的模样,与殡葬仪式中撒的 “路钱” 几乎别无二致。
镜头扫过观众席,前排粉丝的笑脸骤然僵住,有人下意识缩回伸出的手,更有年长观众面露难色。“指尖摸到镂空纹路才惊觉不对,这根本是坟头同款”,一位现场观众事后回忆。而舞台上的毛不易同样满脸错愕,待纸片落定,他对着话筒迟疑发问:“彩排的时候一直没试,今天喷出来我才知道,这吉祥吗?” 这句即兴调侃,成了整场争议的注脚。
事件迅速冲上热搜,# 毛不易演唱会撒纸钱 #词条创下 2 亿阅读量,评论区瞬间分裂。北方网友直指黄纸 “和清明烧的一个模子”,南方网友也认同 “七月半祭祀才用这颜色”。更离奇的是玄学猜测蔓延,“借运”“借命” 等说法层出不穷,有网友翻出诸葛亮出殡的影视片段对比:“上一次见这阵仗还是在剧里送葬”。民俗学者随即指出,红事用红、白事用白是基本常识,黄纸带黑字在传统认知中本就属 “阴间符号”,硬往创意上靠实属无知。
随着争议发酵,主办方终于道出原委:原想设计 “金币雨” 特效,灵感源自 “刘海撒金钱” 的吉祥图案,纸片上的 “M” 字样实为艺人英文名缩写。但因彩排时担心清理困难,未进行实物测试,仅靠 3D 模拟定案,采购环节更是误将殡葬用品类纸张当作材料。这个 “没想周全” 的解释更引众怒:“几千万的舞台预算,连问个本地老人的功夫都没有?”
截至目前,毛不易团队尚未发布正式声明,仅透露可能优化后续设计。而现场保洁阿姨扫起成堆黄纸时的嘟囔 “这得念多少遍阿弥陀佛”,或许道破了核心问题 —— 创意可以天马行空,但不能脱离文化语境的根基。正如网友所言,表达 “变有钱” 本有更优解:粉红色练功卷、可兑换的代金券,甚至小额红包,皆能兼顾氛围与分寸。
当演唱会散场,粉丝攥着新买的红色纪念品离场,保洁车装着满袋黄纸远去。这场闹剧终会落幕,但留给行业的警示不会消失:舞台创意的边界,永远不该越过文化禁忌的红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