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金晨、李乃文等艺人在剪彩活动中的失误接连引发热议,“彩头落地”“剪不断彩带” 等画面被网友截图吐槽,# 艺人剪彩专业性 #话题一度冲上热搜。这场争议不仅暴露了部分艺人对商务礼仪的漠视,更折射出行业对职业素养的认知短板。
剪彩仪式绝非简单的 “剪一刀”,其每道流程都蕴含文化寓意与商业期许。根据传统礼仪规范,剪断的彩带被称为 “彩头”,象征着事业开门红,需稳妥放入托盘,落地则被视作不吉利的兆头。金晨在西安某品牌活动中,便因剪后失手让彩头滑落地面,现场品牌方人员满脸错愕,即便她随后捡起补救,仍难平网友质疑。更令人咋舌的是李乃文在沈阳的剪彩现场,不仅剪彩带时卡壳需老总协助,还径直将彩头扔在地上,全程嬉笑自若,被网友痛批 “拿品牌方真金白银当儿戏”。
这些失误看似偶然,实则源于准备不足。专业剪彩礼仪明确要求,艺人需提前熟悉流程:戴手套、握剪刀的姿势,与其他剪彩者同步发力,剪后举剪刀致意再交回工具,每一步都有规范可循。反观王一博曾因剪刀使用不熟多次剪不断彩带,孙千误将彩头背到身后,均暴露了事前培训的缺失。要知道,艺人剪彩出场费动辄数十万,提前花半小时熟悉礼仪本是基本职业要求。
争议中,赵露思、孙俪等艺人的表现成为正面范本。赵露思剪彩后会手持彩头配合合影,将 “讨彩头” 的寓意落到实处;孙俪则总能精准留出彩带 logo,剪后举剪刀致意的动作利落得体。这种专业度并非天生,而是源于对细节的敬畏 —— 其团队会提前对接主办方,明确仪式流程与文化禁忌,确保现场零失误。
艺人剪彩的专业性,本质是对行业规则的尊重。品牌方耗费巨资邀请艺人,看重的不仅是流量,更是其能否通过得体表现传递品牌价值。当 “彩头落地” 的画面传开,损害的不仅是艺人个人形象,更是行业信誉。这场争议理应敲响警钟:艺人团队需建立商务礼仪培训机制,主办方也应提前沟通规范。唯有如此,剪彩仪式才能真正回归 “传递祝福、开启新篇” 的本意,而非沦为暴露专业短板的尴尬现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