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 年 9 月 10 日,罗永浩在社交媒体的一则吐槽,将西贝推上舆论风口。他称在西贝用餐时发现 “几乎全是预制菜,还卖得贵”,并呼吁立法强制餐馆注明是否使用预制菜。该言论迅速引发关注,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达 2367.6 万,互动量 1.7 万。
面对罗永浩的指责,西贝方面迅速做出回应。西贝客服称,店内的招牌菜牛大骨是每天早上现煮的,莜面也是店内工作人员现场手搓,不存在预制情况,炒菜则是每天新鲜蔬菜到店现场炒制。然而,这一回应并未让风波平息。9 月 11 日,罗永浩转发含有上述客服回应的报道,并调侃道:“牛大骨现煮,莜面现搓,塑料袋现剪,微波炉现打,准备好的话术现读……” 随后,他再次发文,诚恳请教食品工业或化学工业的专家,是否有专业设备和方法能够检测出食物被烹制的时间,或用其他方式检测出食物是不是预制菜,并表示设备无论多昂贵都想买一台或租一台,要把那些用了预制菜却不肯说实话的餐馆 “横扫一遍”,还在开头标注 “转发送出 Iphone17 一部”,以此来吸引更多关注。甚至有用户转发其微博称:“有没有西贝的员工站出来举报一下,到底是不是预制菜。” 对此罗永浩回应,如果有录像之类法律上可以采信的真凭实据,将奖励十万元。
9 月 11 日晚,西贝创始人贾国龙情绪激动地表示将起诉罗永浩,认为其言论损害品牌商誉,并称罗永浩所点 13 道菜均非预制菜。罗永浩则回应称 “能把现做菜做出重加热味道是高科技”。贾国龙同时宣布,9 月 12 日起全国 370 家西贝门店开放后厨,上架 “罗永浩同款菜单”。
网友对此分歧明显:一方认为餐厅使用预制菜应保障消费者知情权,且质疑预制菜售价过高;另一方则考虑西贝经营特殊性,认为部分菜品提前处理属正常,但也觉得莜面鱼鱼应现做,汤底可能为预制。
此次争议凸显了预制菜行业的长期矛盾,也反映出当代企业公关环境的变化:社交媒体放大了批评声音,消费者对企业透明度要求提高,专业定义与公众认知存在鸿沟。西贝虽响应迅速,但贾国龙的强硬态度和情绪表露,将产品争议升级为个人对抗,在危机公关中存在改进空间。事件后续发展,包括诉讼进展、预制菜立法是否加速等,备受公众关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