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年代大剧《灼灼韶华》在央视与优酷同步开播,该剧讲述了 1916 年药商之女褚韶华(热依扎 饰)从药铺少奶奶成长为上海滩商界传奇的逆袭故事。这本应是一部备受期待的佳作,然而首播后却差评如潮,观众纷纷吐槽,这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。
热依扎在剧中饰演开篇时二八年华的褚韶华,可现实中她已近 40 岁。尽管剧组在妆容、打光和滤镜上做了不少努力,仍无法掩盖岁月在她脸上留下的痕迹。剧中她扎着粗麻花辫出场,面部的浮肿、眼角的细纹以及松弛的眼皮,与少女的青春灵动相差甚远,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违和感。许多网友直言:“看着她演少女,实在难以代入,‘丫头教’又添新成员。”
不仅是热依扎,剧中其他演员的选角也存在问题。唐曾饰演的陈家大少爷陈大顺,设定为尚未成婚的青年,可他呈现出的状态却老气横秋,身着装扮更像是陈家老爷,与角色设定严重不符。而李勤勤饰演的陈家当家主母,说话挤眉弄眼、动作夸张,走路姿势东倒西歪,毫无当家主母应有的沉稳大气与威严风范,其毫无逻辑地针对刚嫁入陈家的女主,行为举止如同闹剧,沦为观众眼中的笑柄,不少观众表示看到她的表演就想弃剧。
选角对于一部剧的成功至关重要,演员与角色的契合度直接影响观众的代入感和观剧体验。当演员的年龄、形象与角色设定相差甚远时,观众很难将注意力集中在剧情本身,而是被这些外在的违和因素分散精力,进而对剧集产生负面评价。
在剧情方面,《灼灼韶华》同样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。开篇女主褚韶华在大街上凭借专业知识揭穿卖家的假药,本是展现其聪慧的情节,却意外引发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事件。她的哥哥贪图便宜,用四百大洋买下被掉包的真药,且其中三百六十大洋竟是借贷所得。要知道,其哥哥经营的店铺变卖也仅值二百大洋,这种近乎疯狂的借贷行为严重脱离现实逻辑,就如同现实中一家价值二十万的店铺老板,竟敢借贷四十万去购买货物,实在让人难以理解。
之后,女主因哥哥欠债被迫联姻替其还债。婚后回娘家探亲,面对哥哥嫂嫂的无理要求,陈大少竟不假思索地全盘答应,完全不顾及是否合理,其 “恋爱脑” 行为与正常的思维逻辑相悖。而在遭遇土匪抢劫的情节中,更是漏洞百出。土匪手持枪械,凶狠残暴,陈大少和女主手无缚鸡之力,在千钧一发之际,女主竟然奇迹般地夺过土匪手中的枪械并反劫持土匪,成功逃脱。这一情节严重违背常理,如此训练有素、装备精良的土匪,怎会轻易被毫无经验的女主制服?观众纷纷表示这一情节过于荒诞,脱离实际,难以令人信服。
剧情是一部剧的核心,它承载着故事的发展、人物的成长以及主题的表达。当剧情出现严重的逻辑漏洞,与现实脱节时,观众很容易对故事的真实性产生怀疑,进而失去对剧集的兴趣和耐心。
《灼灼韶华》首播后的差评潮为影视创作者们敲响了警钟。在影视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,观众的审美水平和鉴赏能力不断提高,他们不再仅仅关注演员阵容和平台背景,而是更加注重剧集的质量本身。一部剧想要获得观众的认可,必须在选角、剧情、制作等各个方面精益求精,尊重观众的期待,用心打造每一个细节。只有这样,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创作出真正优秀的影视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