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《那年花开月正圆》到《风吹半夏》,经商大女主剧曾是国产剧的热门题材。但最近播出的《蜀锦人家》却遭遇滑铁卢,不仅收视率不理想,口碑也欠佳。该剧讲述了普通女子季英英在成都织锦行业历经磨难,最终成为一代蜀锦传承人的故事。尽管有非遗蜀锦元素加持,主演阵容也较为知名,但剧情平淡、人设老套,让观众感到乏味。
事实上,这并非个例。此前播出的《柳舟记》《惜花芷》等经商大女主剧,也未能取得理想的成绩。这类剧的套路化问题日益严重,剧情往往是女主遭遇挫折后,凭借各种机缘巧合和 “金手指” 逆袭成功,缺乏真实感和深度。在人设方面,女主看似独立自强,实则常常依赖男性角色的帮助,难以真正展现出大女主的魅力。而且,演员阵容的同质化也让观众产生了审美疲劳。
2025 年,有多部经商大女主剧待播,如杨紫的《国色芳华》《家业》,热依扎的《灼灼韶华风禾起》等。从题材上看,这些剧涵盖了牡丹培育、徽墨制作、民国商业等多个领域,试图展现不同的商业故事。但从目前透露的信息来看,剧情和人设仍存在与以往作品相似的问题,能否突破困境,赢得观众青睐,还有待观察。
在经商大女主剧走向沉寂的同时,古偶剧也在寻求新的突破。女将军题材成为古偶剧的新尝试,今年有多部女将军题材的古偶剧播出或待播,如《锦月如歌》《与晋长安》《逐玉》《一笑随歌》《山河枕》等。这些剧的剧情大多围绕女将军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,以及她们与男主之间的情感纠葛展开。
然而,从已播出的《锦月如歌》和《与晋长安》来看,女将军题材的古偶剧也未能达到预期效果。《锦月如歌》豆瓣评分仅 5.5 分,《与晋长安》更是低至 4.8 分。观众对这些剧的吐槽主要集中在剧情空洞、人物脸谱化、女主 “娇妻化” 等方面。比如,在一些关键情节中,女主往往会因为男主的出现而失去自主判断能力,甚至放弃战斗,这种人设与女将军的英勇形象相去甚远。
女将军题材在国产古装剧中并非新事物。千禧年前后,就有《杨家将》中的穆桂英、《薛丁山西征》中的樊梨花等经典女将军形象。但那时的女将军大多是男性角色叙事中的辅助。后来,随着网文 IP 改编的兴起,女将军形象被赋予了更多现代思想,如《楚乔传》中的楚乔、《琅琊榜》中的霓凰郡主等。但进入 2014 年后,女将军题材的创作陷入低谷。如今,女将军题材再次回归,却未能重现往日辉煌。
经商大女主剧和古偶女将军剧的接连遇冷,反映出国产剧在题材创新和内容创作上的困境。观众的审美水平不断提高,对剧情和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。国产剧若想突破困境,就必须摆脱套路化的创作模式,深入挖掘题材内涵,塑造出真实、立体、有魅力的人物形象。只有这样,才能重新赢得观众的喜爱和市场的认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