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山楂信息

《文学的故乡》第二季:六位作家带我们重返文学诞生地

2025-10-27

         暌违五年,当文学的目光再度投向故土,《文学的故乡》第二季于 10 月 27 日如约而至。在 CCTV-9 的晚间黄金档与央视频的日间时段,韩少功、张炜、叶兆言、翟永明、刘亮程、莫言六位作家的身影,正引领观众重返文学诞生的现场,完成一场跨越文体与时空的精神溯源。

         与聚焦小说创作的第一季不同,第二季的视野实现了惊人的拓宽。导演张同道带领团队突破边界,将镜头对准戏剧、诗歌与散文的创作肌理,让文学的表达更加立体多元。作为总顾问的莫言,此次不仅再度出镜,更以话剧《鳄鱼》的创作历程揭示:戏剧的基因早已深埋在童年乡村戏台的记忆里,故乡始终是创作最本真的源泉。而五位新加入的作家,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文学风景 —— 从韩少功熔铸楚风的寻根之作,到翟永明震撼诗坛的女性书写,每一段旅程都藏着文学生长的密码。

         影像语言的创新,让文学不再是纸上的静默文字。拍摄翟永明时,导演用麦田火锅、太空科学等跨界元素,搭配诗人间的即兴对诗,将诗歌难以捕捉的生命张力具象化,以至于拍摄结束后,诗人们还在念叨着 “再约一场火锅”。更令人动容的是韩少功篇章里的动画实验:《爸爸爸》中的丙崽以动画形象现身汨罗的文学研讨会,静静蹲在作者身边,这一幕让韩少功本人都为之激动,仿佛虚构的人物终于走进了现实的故乡。纪实与想象的碰撞,让文学真正 “带着露水与温度”,变得可感可触。

         最妙的点睛之笔,是导演为每位作家赋予的精神图腾:韩少功如凤凰般守望文化根脉,张炜似大象般沉潜深耕,刘亮程若毛驴般扎根乡土,莫言像鳄鱼般洞察人性…… 这些隐喻与作家的创作特质精准呼应,却又留足解读空间。没有过多解说与旁白的干扰,观众得以在作家的自述中,亲手触摸那些文字背后的土地与心灵。

         从汨罗江的楚韵到南京城的烟水,从村庄的月光到诗歌的火焰,《文学的故乡》第二季用多元影像证明:文学从未远离生活,故乡始终是创作的源头活水。在 6 天的播出时光里,这场与作家的故乡之约,正让更多人读懂文学的温度与力量。

最新文章

《郑好短剧》用 “3 秒钩子 + 30 秒反转”,承包你的休闲时光

影视

 

阅读15471

《山河枕》宋茜丁禹兮领衔,颜值与演技双在线

电视

 

阅读16646

杨紫《玉兰花开君再来》官宣,直面经典版 8.6 分压力

影视

 

阅读14991

东方韵味碰撞西洋帽饰:朱珠复古造型演绎时尚新高度

明星

 

阅读16652

鎏金傩面映千年,油纸伞下彭小苒的古今风雅

明星

 

阅读1878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