演员艾丽・范宁近日在采访中揭开了《死亡搁浅 2:冥滩之上》动作捕捉拍摄的神秘面纱,这位以《沉睡魔咒》等作品闻名的演员坦言,首次接触动捕技术便进驻《阿凡达》同款创作空间,让她真切感受到了技术与表演碰撞的震撼力量。
“穿上布满追踪点的紧身服站在片场时,我立刻明白为什么这里能诞生《阿凡达》这样的视觉革命。” 范宁回忆道。尽管她澄清并非完全相同的工作室,但确认合作团队与技术体系均源自《阿凡达》创作班底,拍摄场地位于洛杉矶的专业动捕棚,与卡梅隆打造潘多拉星球的技术环境一脉相承。这种专业配置让首次尝试动捕的她既紧张又兴奋,“技术团队耐心引导我熟悉流程,从肢体定位到表情控制,每一步都像在解锁表演的新维度。”
在范宁看来,动捕技术最令人惊叹的并非设备本身,而是对 “表演本质的还原”。她透露拍摄中不乏高强度情感戏,导演小岛秀夫会突然要求 “现在开始哭泣”,而她必须穿着厚重的动捕装备快速入戏。“我原本以为只是做动作示范,没想到完全是真实的场景演绎,和蕾雅・赛杜、诺曼・瑞杜斯对戏时,能清晰感受到彼此的情绪流动,这和电影拍摄没有区别。” 这种体验让她深刻理解到,动捕服下的表演核心仍是 “真实情感的传递”,正如《阿凡达》中演员的表演能让纳美人拥有灵魂般的生命力。
谈及与小岛秀夫的合作,范宁毫不掩饰崇拜之情,直言这位游戏导演是 “兼具技术远见与艺术敏感的天才”。她特别提到,小岛对细节的把控甚至延伸到数字形象的神态调整,“他让我的游戏角色既保留我的特质,又多了份科幻世界的酷感”。尽管尚未公布具体角色,但范宁透露自己已看过数字形象,言语中难掩自豪。有趣的是,非游戏玩家的她为了更好理解作品,已开始尝试小岛赠送的游戏设备,而她的 gamer 朋友们则对这次合作 “激动到失控”。
从《阿凡达》开创的动捕革命,到《死亡搁浅 2》对表演深度的追求,范宁的体验印证了技术发展的核心逻辑 —— 让工具隐于幕后,让表演回归中心。正如她所言:“那些闪烁的追踪点最终会变成角色的心跳,而这一切始于对情感的诚实表达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