纪录片《光阴的岁月》以细腻镜头铺开两岸画卷,第二集 “跨海祭妈祖 同根念故乡” 尤为动人。它循着四位台湾青年的追寻足迹,让妈祖香火成为丈量两岸血脉的标尺,在海浪声与祈福声中,诉说着 “同根同源” 的深层密码。
镜头首先定格在湄洲妈祖祖庙的晨雾中,香火缭绕间,讲解员轻声道出妈祖信仰的起源:千年前莆田渔家女林默娘舍身救难,从凡人升格为 “海上守护神”,宋至清 36 次帝王褒封更让这份信仰跨越山海。随着明清移民潮,妈祖像被装入船舱,与族谱一同成为先民渡海赴台的精神行囊。片中老台胞的口述印证着这段历史:“祖母说妈祖在,故乡就在”,简单话语道尽信仰与乡愁的共生。
最震撼的篇章当属 1989 年的 “破冰之旅”。影像资料里,20 艘渔船从台湾宜兰南方澳启航,200 多位渔民捧着妈祖像穿越海峡,成为两岸隔绝后的首个直航船队。镜头中,当渔民们在湄洲祖庙叩首时,皱纹里的泪水与香炉中的火苗同样炽热。如今成为祖庙义工的王淑华,作为当年亲历者的后代,在片中轻抚妈祖金身:“这不是简单的祭拜,是带祖先‘回家’”,信仰的传承在此刻有了具象载体。
祭祀仪式的刻画更显文化根脉。片中展现的妈祖诞辰庆典上,两岸信众身着传统服饰,共同完成上香、献花、敬酒的礼仪,舞龙舞狮的锣鼓声里,台湾北港摄影师王文贤的镜头始终聚焦 —— 他十年间往返两岸百余次,用影像记录下 “共祭一神” 的瞬间。正如旁白所言:“族谱会泛黄,香火却不灭”,妈祖信仰早已超越宗教,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鲜活见证。
片尾,青年们在妈祖像前展开族谱,台湾与福建的家族谱系在香火中相连。《光阴的岁月》以妈祖为钥,打开了两岸记忆的闸门:原来跨越海峡的从来不止是渔船与香火,更是割不断的文化基因与故乡情怀。当最后一缕阳光掠过妈祖庙的飞檐,海浪声声仿佛仍在诉说:故乡不远,只因根脉相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