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山楂信息

豆瓣 7.4+!檀健次王安宇国庆档挑梁,剧圈小生影坛突围记

2025-10-13

        当 2025 国庆档的聚光灯初照向商业巨制时,没人料到两位剧圈出身的流量小生会成为口碑黑马。檀健次携《震耳欲聋》拿下豆瓣 7.5 分,王安宇凭《毕正明的证明》斩获 7.4 分,这两个在苛刻评分体系下的亮眼成绩,不仅为他们的影坛首秀盖章,更撕开了流量演员转型的新可能。

        檀健次的突破藏在角色的灰度里。在国内首部聋人反诈题材影片《震耳欲聋》中,他饰演的律师李淇绝非传统正角 —— 身为聋人子女却渴望摆脱底层标签,在名利诱惑与群体共情间反复挣扎。影片里,收受贿赂时指尖的停顿、看见手语时不自觉的皱眉,这些细微表演让 “良知与欲望的拉扯” 变得可感可知。更难得的是,他同时为动画《三国的星空第一部》的曹操配音,在不同赛道展现表现力,最终让小众题材借角色之力走进大众视野。1.9 亿票房与高口碑的双重认可,印证了他选片策略的精准:以现实题材为锚点,用复杂人设打磨演技。

        王安宇则用形象颠覆打破颜值枷锁。在 90 年代反扒题材《毕正明的证明》中,这位偶像剧里的 “阳光校草” 化身瘸腿卧底乞丐,油腻的头发、磨红的指关节都是角色的注脚。他精准抓住人物 “破碎里的坚韧”:走路时微跛的左腿与递东西时稳当的手形成反差,面对匪首时的怯懦与传讯时的锐利在眼底交织。尽管影片 6000 万票房未达预期,但口碑后发酵的态势,证明观众已记住 “毕正明” 而非 “王安宇”,这正是演员转型的核心要义。

        两人的突围绝非偶然。他们摒弃了稳妥的商业片路线,选择充满挑战的现实题材与复杂角色,用细节表演让流量标签让位于人物魅力。这恰是对行业误区的矫正:近三年首次担纲男主的演员作品豆瓣破 7 分者不足 5 部,而他们的成绩证明,观众要的从不是票房泡沫,而是能戳中人心的表演。

        从剧圈到影坛,檀健次与王安宇的探索具有样本意义。他们的成功并非依赖流量红利,而是源于对角色的深耕与对题材的敬畏。当更多剧圈小生仍在 “向往与畏惧” 间徘徊时,这两位先行者已用银幕答卷证明:流量不是原罪,唯有沉心打磨,才能让观众真正记住角色,在影坛站稳脚跟。

最新文章

孙颖莎生日晒全家福:基因太强大!一家三口笑脸如复制粘贴

热点

 

阅读15396

秦雯袭警引调查:新剧紧急撤档,“特权捞人” 风波撕裂娱乐圈

热点

 

阅读17947

采访十分钟,冷场五次:翁青雅的 “豪横”,终究害了自己

热点

 

阅读18566

《铁血战士:杀戮之地》中国首映揭秘 “放逐者与生化人” 同盟

影视

 

阅读12480

《唐朝诡事录之长安》11.8 开播,原班人马续写 IP 传奇

电视

 

阅读1387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