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、民众防骗意识亟待提升的当下,一部聚焦反诈主题的普法短剧《云端捕手》于 8 月 28 日正式登陆红果短剧平台。该剧由抖音反诈中心、红果短剧与法治日报社法报文化传媒(北京)有限公司联合出品,以 “真实案件 + 专业普法” 为核心,通过紧凑的剧情和生动的演绎,为观众揭开网络诈骗的层层黑幕,成为当下反诈宣传领域的创新之作。
作为一部普法短剧,《云端捕手》在创作之初便注重真实性与专业性的结合。据主创团队介绍,剧中诸多诈骗场景均源自近年来高发的真实案例,从 “伪装富豪卖课圈钱” 的新型骗局,到利用情感诱导的 “电子菩萨” 诈骗,再到打着 “理财荐股” 旗号行骗的 “金融假大 V” 套路,几乎涵盖了当前民众最易遭遇的网络诈骗类型。为确保内容的法律专业性,剧组还特别邀请法治日报社的专业法务团队全程参与剧本打磨,从诈骗行为的法律定性到受害者维权途径的科普,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严谨审核,让观众在看剧的同时,能准确掌握法律知识。
剧情方面,《云端捕手》以 “双线追击” 的叙事结构展开。一方面,调查记者林夏凭借敏锐的职业嗅觉,察觉到系列网络诈骗案件背后存在关联,为追查真相深入诈骗话术培训窝点,直面骗子的 “洗脑式” 教学;另一方面,网络安全技术专家陈默则通过技术手段,追踪诈骗团伙的资金流向与 IP 轨迹,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与黑客展开攻防对抗。两人从最初的各自为战,到后来因案件线索交汇形成合作,在一次次险象环生的交锋中,逐步逼近诈骗组织的核心。剧中不仅展现了诈骗团伙的狡猾与残忍,更刻画了普通人在面对诱惑时的心理变化,让观众能从角色的经历中看到自身可能存在的 “防骗漏洞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该剧充分发挥了短剧 “短平快、强代入” 的传播优势。每集时长控制在 5-8 分钟,开篇即切入诈骗冲突场景,如受害者因轻信 “富豪导师” 而转账被骗、老人被 “电子菩萨” 诱导捐赠养老钱等,用强烈的戏剧张力抓住观众注意力。同时,剧中还巧妙穿插 “反诈小贴士”,例如在展示诈骗话术时,通过字幕标注 “此为常见诈骗话术,切勿轻信”,在呈现资金被骗场景后,及时科普 “遭遇诈骗后第一时间拨打 110 并保存证据” 的维权步骤,让普法知识自然融入剧情,避免生硬说教。
《云端捕手》的上线,不仅是一次影视创作的尝试,更是抖音平台践行社会责任、创新反诈宣传形式的重要举措。数据显示,近年来网络诈骗案件中,年轻群体与中老年群体是主要受害对象,而短剧的受众恰好与这两类人群高度重合。通过大众喜爱的娱乐形式传递反诈知识,既能打破传统普法宣传的局限,又能让防骗意识更深入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。正如抖音反诈中心负责人所说:“我们希望观众在看完《云端捕手》后,不仅能认清诈骗套路,更能主动成为反诈知识的传播者,让‘全民反诈’的理念真正落地生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