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光荣时代》以 1948 至 1951 年新中国成立前后为背景,解放军解放北平后,国民党残余特务仍在暗中破坏,炸电车厂、炮轰天安门等历史事件的影子,让时代充满紧张感。此时,不同人面临信仰的艰难抉择。
郑朝阳作为新中国第一代人民公安,曾是卧底北平市公安局的地下党,他坚信共产党能为人民谋幸福、为民族谋复兴,这份信仰是他对抗敌特的底气。而他的哥哥郑朝山,表面是留德外科医生,实则是国民党 “冷棋” 特务。兄弟俩同住一屋檐下,却因信仰分歧陷入痛苦的灵魂撕扯,为剧情奠定深刻基调。
面对特务的凶狠,郑朝阳始终坚定。在保警总队暴动案中,他深入险境劝说警察弃暗投明,深知新中国警察守护城市安宁的使命。每一次与特务交锋,都是他对信仰的践行,无论生死考验,他都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,坚信共产党能带来光明未来。
郑朝山曾信仰国民党,可随着剧情推进,他目睹国民党腐败无能、滥杀无辜。看到国庆时北平群众的幸福笑容,他开始反思 —— 自己追求的目标,竟在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逐步实现。但特务身份让他陷入两难,最终信仰在历史洪流中崩塌,错误的选择将他推向毁灭。
白玲作为留苏技术精英,被救后第一时间传递敌特轰炸计划,用专业守护国家;郝平川虽性格粗犷,却以超强执行力投身公安事业。他们与郑朝阳并肩作战,信仰汇聚成守护新生中国的强大力量。
信仰是剧情推进的核心动力。郑朝阳与郑朝山的信仰冲突,以及他们在亲情与信仰间的抉择,是全剧最大看点。从保警总队暴动案到西郊发电厂爆炸案,郑朝阳靠信仰化解危机,郑朝山在信仰挣扎中沉沦,让剧情充满张力。
从时代层面看,以郑朝阳为代表的人民公安,凭借对党的忠诚和为人民服务的信仰,克服重重困难对抗反动势力。他们的信仰激励无数人投身新中国建设,成为时代前进的精神支撑。
光荣时代》跳出谍战剧 “打打杀杀” 的局限,以丰满的人物和紧凑的剧情诠释信仰的重量。它不仅是娱乐作品,更是对历史的回望、对信仰的礼赞,提醒我们无论时代变迁,信仰始终是前行的精神支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