其实,拍完《热辣滚烫》,狂揽数亿票房后,贾玲仿佛消失了。
退出了《王牌对王牌》的常驻席位,连续三年春晚舞台不见踪影,红毯也难觅芳踪。
离开小品喜剧、综艺节目,没有了曾经“胖乎乎”的憨憨人设,似乎寸步难行。
跨界的梦幻联动,80亿票房导演和游泳世界冠军一起打网球。
6月底,贾玲和汪顺一起打网球,还发文称“好玩没打够,再来一局”。
在文字之外,贾玲搭配上了三张活力满满的图片。
照片中的贾玲还是那个瘦下来的贾玲,甚至能看到她的手臂上有些肌肉。
这次亮相也是打破了“贾玲复胖”的传闻。
之前采访时,王晶说贾玲可能会成为第二个吴君如,毕竟两人的经历十分相似。
当年,吴君如也很胖,但是通告接到手软,赚不完的钱。
而减肥后就不火了,瘦了之后缺乏幽默感,而贾玲又恰巧一样。
瘦下来的贾玲没有了幽默感,不如之前有喜感,综艺不拍了、喜剧也不演了。
肥胖的演员在幽默感、喜感上是有加分的,瘦下来虽然更美了,但自然有违和感了。
不过也正常,人取悦的是自己,不仅是为了美,更为了健康。
贾玲可以为了电影瘦身一百斤,即使是为了流量减肥,也正常不过。
抛开《热辣滚烫》作品的好坏,贾玲减肥成功是真的,因为瘦而不红也是真的。
贾玲变漂亮为什么反而突然不火了?原因很简单。
不是她转型了,也不是她减肥了,而是她在采访说了一句话,
“一直以来的搞笑娱乐,其实是在忍辱含垢”。
娱乐圈里面,要想混出头,必须得找准自己的定位并且在生态位里占据一席之地。
张颂文去演小鲜肉,让马丽去演古装女一,自然不成。
在未成功转型之前,就大跨度的更改自己的定位,而且还用“忍辱含垢”否认自己的过去。
观众自然不买账,即使演技再好,剧情再棒,演员阵容再豪华,口碑也早就稀碎。
贾玲减肥不是目的,是要换赛道,是要告别“被喜欢”的旧我,奔向“自我实现”的新我。
结果,一脚踏空了——票房是有了,认可却没跟上;人设更新了,但观众卡壳了。
贾玲的换赛道风险其实很大,胖的时候是独一条的,其他人卷上天都卷不到她身上。
瘦下来以后就不一样了,娱乐圈里难道还缺瘦的女演员吗?
但是她也有退路,《李焕英》和《热辣滚烫》的票房给足她转行的底气,那就是转幕后,做制片或者做导演。
作为大碗娱乐的老板,以及两部电影的主演,贾玲应该赚了个盆满钵满吧,现在是消失也是沉淀。